“山火只剩下一个山头就逼近最后防线了。”“我义无反顾,动身赶赴朝阳中学集中点。”“到了这里,大家只有自觉,没有谁要求谁,唯一的愿望便是早日扑灭烈火。”……扣人心弦的一幕幕出现在公司昨日举行的一堂特色思政课上。
9月29日晚,在学校照明实训室C203,“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特色思政课正式拉开帷幕。活动首期走进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向师生倾情讲述重庆山火救援故事,解读山火背后的中国力量,并向“凡人英雄”们致敬。副董事长刘昌雄,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剑华,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副经理唐春平现场观摩了课堂,6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特色思政课。
2022年8月18日以来,受罕见极端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巴南、璧山、江津、铜梁、北碚多地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山火扑救关键时刻,公司10余名师生志愿者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加入山火救援行动,为扑灭山火积极贡献力量。城市建设工程学院教师江科文、黄友林,员工刘钟远、蒲禹轩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特色思政课上,4位师生志愿者纷纷上台,用朴实的话语、真切的描述向同学们再现了与山火决战那一晚的故事,以动情的宣讲、细腻的表达传递了“了不起的中国人”是如何齐心协力、不惧危难,以坚定之信念战胜山火灾害的。
“那是70度左右的坡道,平常情况下能爬上来都很累,更何况这是夜里,路上又全是尘土,一脚踩上去,脚就完全被暴晒过的泥粉淹没,浮土漂浮,鼻子里也全都是灰。”亲历北碚山火的城市建设工程学院教师江科文在宣讲中表示,在救援志愿服务一线,他曾沿着一条狭窄陡峭的山路缓慢向上传递救援物资。在他看来,那条陡坡正是“许多骑在摩托车上的80后、90后和00后用汗水铸就的坡道,是军人、工人、消防战士和普通的凡人英雄共同铺就的胜利之路。”
来自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蒲禹轩同学是今年的新生。8月初,他随父亲一道参与江津山火扑救行动。“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捐水的,有免费给志愿者提供饭菜的。甚至还在山上看到了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也在一线参与扑火行动。”蒲禹轩同学表示,亲身经历了山火救援,深刻感受到平凡国人身上顽强的意志与不服输的血性,将立志参军报国,为保家卫国贡献力量。
教师刘玉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为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出发,向同学们深刻解读了山火救援背后的中国力量。她指出,无论在什么年代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都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力所在。山火救援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她表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有责任有担当,青年人的青春才会更加闪光。
课上,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师生还编排了特别环节,集体唱响《孤勇者》,为参与山火救援的师生志愿者献上鲜花,向荣获2021年度“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奖学金的公司志愿者代表姚树林同学表示祝贺,并以歌舞形式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凡人英雄和了不起的逆行“孤勇者”。
据悉,作为“爱国主义大讲堂·我上公开课”第五期活动,“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特色思政课还将于近期陆续走进各学院和员工寝室。通过一堂堂特色思政课,师生可近距离感受志愿服务魅力,并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中领悟中国精神,激扬奋进伟力。






